第(3/3)页 众人声音中、脸上的喜悦几乎是肉眼可见,先前他们的犹疑就是因为元史总裁官虽然是宋濂和王祎,但元史编修可不仅仅是这二人,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南人,万一牵连到他们可怎么办? 现在有皇帝这番话,他们就放心了,因为这实际上代表了皇帝的一个态度,有问题的是部分人,不是所有人! 至于谁有问题?查案的人说了算!皇帝说了算! 现在看来,宋濂和王祎的问题已经被定性。 修元史的人里面,出身浙江的很多,诸如胡翰、陶凯、陈基、高启等等,都是浙江人,修史一向是镀金的好工作,宋濂和王祎把持修史工作,自然要将自己人都带过来,可现在被查,那也是一起被查。 皇帝本就因为方孝孺对浙江文人有些许偏见,现在又有元史之事,那这些人恐怕都跑不了了。 至于其他籍贯的人,大概能在这次风暴之中幸存,这已然让众人都心安了下来。 虽说都是江南文人,当初被分省定额打击的时候,也曾同气连枝的反抗,但事已至此,还是要迅速切割。 浙江中尚且要分个浙东和浙西出来,更何况是江西、直隶,终究不同。 “这等大逆,应当处以极刑,诸卿以为然否?” “圣明无过陛下!” “郑赐、陈英,你二人手掌刑冬之责,认为应当处以何罪?” 郑赐和陈英几乎同时沉声道:“谋逆!” “回陛下,应当处以谋大逆之罪。” 大明律,谋大逆者,凌迟处死,祖父,父,子,孙,兄弟及同居之人,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,及其之子,不限籍贯和年龄,男子不论是残是病都要处斩,母女,妻妾,姊妹,子之妻妾全部为奴,财产抄没入官。 可以说这罪名一经触碰,阖家阖族烟消云散。 朱棣看了整场的戏,还亲自下场演了两场,此刻终于到了收尾之时,挺直了身子,肃然道:“传朕旨意,元史案首犯、从犯,皆以某大逆之罪论处,李祺主审,郑赐、陈英辅之,莫要放走任意一人,除恶务尽!” “臣等遵旨!” 群臣皆起身往殿外而去,走到殿前,回身望向殿中,皇帝坐着,李祺站着,脸有肃容,杀意横生。 今日之事。 君臣可谓相宜? 真是相宜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