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今日这等场景,纵然是一众大儒也很少能够见到,因为这不是国子监,不是士子的聚集之地,今日来到这里的皆是自发,今日无论会发生什么,都注定会是儒门士林的一件盛事。 今日之事的主人公之一,浙东学派的诸位卓有声音的大儒都来了,带着他们的门人弟子。 其中甚至有不少已然退隐仅仅在家乡教书的儒生,曾经也在世间有些名声。 若非知道这里放不下那么多人,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,浙东文气昌盛,读书人何止数千? 这么多人来了这里,于是便显得有些嘈杂,不少人都在和相熟的人闲聊着,在想今日李祺会怎么处置浙东学派,是原谅他们,还是给予最严酷的惩罚。 这一切的讨论,随着一辆马车出现在视线尽头都慢慢停了下来。 而后所有人都看到,李祺从马车中走了出来,春风恰好抚动了他鬓间的发丝,吹动了他的衣摆,带起一阵烈烈之色。 而后众人便见到李祺手中高高举起了一封物件,是圣旨。 早已是一片人海的山下,纷纷然跪下行礼,如同潮水一般,李祺持着圣旨走到人群之中,他环视周遭众人,而后朗声道:“圣旨中之事,前次已然在京中宣读,今日不再宣读,诸位请起。” 于是如同潮水的人海恢复了参差之色。 “本官没想到今日会有这么多同道前来,我儒门有今日之盛,孔圣若是泉下有知,想必甚是欣慰。” 这是李祺的第一句话。 “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 若是孔圣知道今日诸位以及本官来到此地的原因,想必会痛骂后辈不肖吧。” 这是李祺的第二句话! 一句话让人自豪,一句话让人收起笑容,这数千人的场合,此刻静悄悄的。 “东明精舍犯下了何等罪过,想必诸位都已经知道了,冒犯先帝,却不仅仅是冒犯先帝,而是和天下为逆!” 李祺一锤定音,比冒犯先帝还要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污染道统传承。 “自元史案发,本官一直在想,为什么会出现东明精舍这等事,为什么宋濂、王祎、方孝孺这种举世公认的大儒,竟然会认贼做父,竟然能不分敌我,竟然会致此身、此骨、此血、此魂、此灵,而造下这等大孽!” 一时之间,山水之间,竟然只有李祺一人的声音在回荡,他像是在国子监讲课,所有人都是他的学生,又像是秉持着所有先贤的声音,在质问。 “本官想清楚了,就像是本官曾经说过的那样,因为我儒门道统在元朝时出现了问题,因为我儒门道统已然出现了纰漏,于是便有这等人出现。 当今天下四海五湖,于儒门之中,本官若是自认第二,怕是没有人敢认第一了。 是以本官觉得,有些话若是本官不来说,那便再无人可说了!” 李祺的话引发了一阵骚动,他们自然不是对李祺自认第一有异议,要知道李祺的第一是真正的打出来的。 在儒家经义等几乎所有的辩经中,没有人是他的对手,甚至现在根本就没人想和他尝试对抗,李祺流传出来的经义,一看就深邃,这上去打不就是送菜。 他们是没想到李祺玩的这么大,他要重新阐述道统,这不就是要成圣吗? 唐朝的韩愈,在重视佛道的大唐,在儒门衰微的时候,重新扛起了唐中期的儒门道统,于是被尊称为韩子。 而后到了宋朝之后,又有一大批儒门精英,张载被称为张子,程朱理学的程子、朱子,而现在李祺也要做这件事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