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新政-《大明世家五百年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而大明税务总司则要根据户部所上交的户籍人口状况,尽量真实地去收税。

    若是有不妥之处,他们便会要求核查户部提供的情况是否正确,二者之间便有竞争状况,以免一方弄虚作假。

    其后,将户部中对于货币制造以及管控的所有权责全部分离出,再综合先前所成立的大明官方钱庄,建立大明中央钱庄,这是大明央行,负责制定财政政策。

    而后便是这一系列的用钱部门的监察,审计部门,核查各项开支。

    至此,六部几乎每一个都一分为三。

    细细数去,如今朝廷之上的,和皇家无关的从二品部门,竟然高达十九个。

    分别是吏部。

    兵部。

    礼部、教育部。

    工部。

    刑部、督刑司、大理寺。

    户部、大明中央钱庄、大明税务总司。

    预算审核与审计司。

    都察南院、都察北院、反贪总司。

    理藩院。

    海道漕运衙门。

    官商总理衙门。

    通政司。

    当这十九个从二品衙门亮相后,朝廷上下立刻明白了李显穆这一次改制的核心思想。

    但凡部门,必有监察!

    但凡事务,必各理其事!

    朝廷各部,不允许尚书一人而决。

    一切皆要决于上。

    但同时各部权责清晰,所行诸事,皆有可查,必将大大减少推诿。

    整个中央朝廷,经过这次改制,已然同往日观念大大不同,就像是一个一个的条状部门。

    最上面是皇帝,而后是内阁,所有的条状部门都在对接内阁,再然后这些条状部门,连接到十九个省之上。

    条例清晰,一目了然!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该用什么样的文字去讲述发生在宣德十年的这场制度革新呢?

    我想说四个字——前所未有。

    自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以来,从未有任何一场行政制度革新,能有这场变革来的更重要。

    在这场改制中,充斥着现代的立制精神,即建立一个文明的、摆脱了野蛮的文明政府。

    但有行政,必有监察、必无垄断、必有考核。

    有人说这一切的初衷是内阁揽权,可实际上就连同时代的人也不得不承认,此番改制,令朝政“焕然一新”。

    这样高屋建瓶的改制,若仅仅是从权力斗争的角度去思考,未免太过于小看李显穆这个传奇般的人物。

    从他传奇的一生来看,他从未因政治斗争而损害天下,我更相信,他的本意便是推进大明文明制度建设进程。

    “宣德”年号一共使用了十年,前九年属于明宣宗皇帝朱瞻基,第十年,却不属于正统皇帝朱祁镇,而是属于李显穆!

    这是他超迈前古的起点!——《明朝这些事儿》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