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陛下这是欲要以夏化夷啊!” 尉缭走到街上,买了一份大秦日报,看完之后,已经明白皇帝想要干什么了。 朝堂上,皇帝几乎已经将话说明了,魏守白应该是能办好的。 尉缭也很好奇,自己这位小徒弟会将事情办得如何。 只要看过今天的大秦日报,再联想到陛下朝堂上说的那些话,这不是送分题吗? 陛下这是太给他面子了,直接就要硬将魏守白送到典客的位置上去啊! 听说还让蒙毅将那个方士吴仑也从牢中提了出来,那吴仑是干什么的,尉缭还能不知道? 若是事情办砸了,便让吴仑背锅。 也就是说,魏守白后面的道路都已经被皇帝铺好了,等着升官呢。 说句难听的,有皇帝这么带,哪怕是在吴仑身上拴条狗都能将接待匈奴使者这件事给办好。 尉缭内心一阵感动,这还不是皇帝信任他,想让他的弟子在朝堂上发光发热? 咸阳城这几个月来,比起之前的确是多了不少变化。 今日无雪,风和日丽。 市街之上,行人们欢声笑语,小贩热闹的叫卖声,还有酒楼之上高谈阔论的雅士,比起之前,仿若天壤之别。 尉缭清晰地记得,他离开咸阳城之前,咸阳城的街道固然干净,亦有来往行人,但那些行人面容僵硬,毫无喜色,莫说高谈阔论,就连走路都不敢发出过大的声音,买卖也只是简单地交易,买完东西也绝不敢在街上逗留,生怕一不小心犯了什么罪就被抓取修行宫和长城了。 如今这番景象倒想极了刚开始发展起来的三川郡呢。 尉缭身着玄色朝服,赤缘镶边,腰悬金印紫绶,足蹬赤舄履。 他走在街上,行人纷纷噤声行礼,等他走过去之后,加快步伐远离。 尉缭却也不管那么多,在街边一家面馆坐了下来。 店小二见到尉缭,连忙迎了上来,弯腰躬身道:“丞相大人,您今日想吃些什么?” “还是一碗羊肉面!”尉缭与小二也是相熟。 面条可不是寻常人家能吃得起的,这属于精细的吃食,还加了羊肉,一碗便要一百钱。 秦朝主食仍以粟(小米)、黍(黄米)为主,小麦在北方逐渐推广,但磨粉技术(石转磨)尚未完全普及,细长面条的加工可能较难实现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