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二章 公道人心-《检枢司》
第(2/3)页
李婶,你年高知礼,我且称你一声婶。接下来我们还要不要算一下以后每年老李爷子目的洒扫,日常拜祭的费用?”
李氏脸色煞白,连连称道:“大人莫算了,是我们错了,我们不要了,什么都不要了。”
旁边几个李氏的子侄跃跃欲试,被先前搭话的男子拦在身后不准吭声。李氏的媳妇却忍不住了,高声道:“长官,这不公平?”
余不乐微眯着眼,心内感谢这个贪心的蠢女人,沉声道:“不公平?哪里不公平?对谁不公平?你们说老李爷子的遗言无效,我就同意了无效。你们说赡养费代替赡养,我就算你们各承担了一半赡养义务。小李先生为父亲治病少说花了十块八块,我只算了6块。丧葬费我只算了6块,要你们承担一半。白事包我算了2块给大李先生。究竟是对谁不公平?”
余不乐不再理会李家的儿媳,走到李氏面前,盯着她的脸说:“邻居告诉我,原本大小李兄弟感情很好,对老爷子也都很孝顺,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,可谓兄友弟恭,良善之家。大李先生既然已经举家迁至金陵,据闻生活也算小康,每月能不忘给父亲寄上赡养费,也算孝心可嘉,更可见生活还算富足。
我看你虽然不怎么言语,但也是明事理,懂规矩的人,听闻几十年来与公婆小叔子、妯娌关系也都不错。此番又为何如此不智?你可曾想过,公公为什么将小院只留给了小李先生,而不是留给长子大李,亦或是兄弟平分?不论是因为幼子在身边尽孝,亦或是怜幼子生活相对落魄,不论哪一点也都是大小李先生之间的事情,又如何亏欠了你等?
我很高兴,没听说大李先生父子曾经前来与小李先生家争执。你只觉得自己家里受了损失,又可曾想过丈夫、儿子的立场?当时鼓励你前来闹事的人,现在又可敢站出来与我对话?”
余不乐斜眼瞄了一眼李氏的儿媳和刘家人,才又语重心长的对李氏说:“李婶儿,我听闻你小心谨慎的过了大半辈子,早已成为了李家的一份子。刘家尽管是你娘家,可毕竟已经是外姓人,你又何必为了外人,为了别人的的一点点利益,自陷于不义之地?”
余不乐见李氏已经是泪光涌动,强自隐忍,没再多言,移步来到李氏儿媳的身前,双眼瞪着她道:“你婆婆也是你姨妈,算是老来糊涂一时受蛊惑蒙心,而你则是真真愚蠢。姑情嫂意只能就一样,你可曾想清楚?夫家与娘家,何者为大,你可识得?莫非你真要闹得个鸡犬不宁,害公公、相公被制个不孝不仁之罪才肯安心?”
见李媳还有不愤之意,余不乐加重了语气“你自己想想从你开始鼓动婆婆吵闹起,丈夫待你的态度如何。依我看,如此下去,你被休不远矣。想想吧,蠢货!”
不再理会脸色青白的李家媳妇儿,余不乐又来到刘家兄弟跟前,对着先前出头的男子:“你服过役?”
“是,长官。”男子已不是军人身份,站的笔直没有敬礼回答。“鄙人刘大有,三年前在凉州服役,退役前是158师士官。”
“我见你还算明事理,才与你多说两句。既在军中服役过,当晓得联邦法纪,聚众滋事,强抢他人财产在联邦应制何罪?男子汉大丈夫,手脚健全,如何不能养家糊口?何况你刘家家境亦算历阳冠冕,需要如此巧取豪夺吗?刘大有,望你刘家好自为之。”
刘大有鞠躬敬礼,恭恭敬敬的说:“长官训示,大有一定谨记于心。我这就带弟兄们回家,再也不在参与李家家事。”说完再次立正鞠躬,带着兄弟们毫不含糊的转身离开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