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七章 自我介绍-《检枢司》
第(3/3)页
陈老实叼着大烟杆,坐在乌堡外水塘边,耐心的钓着鱼。偶尔有两名晚归的采药客,猎手,都热情地和他打着招呼。大家已经习惯了20年来,每天这位温和的“老好人”坐在池塘边夜钓,或者赏月的事实。
陈老实看上去60来岁,身量不高,略微消瘦。常年在山野间劳作,让他的面颊手背如橘皮般皴起了道道纹路。没有人记得他是具体什么时候来到的王家坝,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陈老实是村里最有学问,脾气最随和,最愿意帮助别人的老好人。
他自称识字不多,但是却能写一笔好字,村里的书信基本上都是由他代笔,包括孩童们的启蒙教育,基本上所有青年乡民8岁入学前,最早读书识字都是跟着陈老实开始。村民们很愿意称其为陈老师,可是他却坚称自己没什么文化,不肯接受,所以久而久之,他的称呼就变成了了谐音的陈老实。
很多乡民还是发自内心的称其为陈老师的,他也纠正不过来,所以也就任其去了。
面前的荷塘本是一个野生小湖,只有些芦苇,野生鱼鳖生存。二十几年前,不知道陈老实从哪里找来的荷花种子,在池塘内种植,每年枯水期的时候,还不停地挖土扩池,才逐渐有了这个方圆数亩地的荷花塘。
池塘边上的山坡上,陈老实又种上了山茶,毛竹,桃树和橘树,教农户养殖种猪、鸡鸭,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王家坝的生活面貌。种出来的这些作物,陈老实却从未当做自家的私有之物,而是让村民们各家各户按需取用,只要不浪费,他就不会管。
包括荷塘里的鱼,他虽夜夜钓鱼,却只是享受钓鱼的乐趣,每次钓完的鱼都是放回池塘,塘内的鱼如今已有吃用不绝之相。前几年还带着乡民找到了一处盐井,虽然卤水储量不大,也未找到矿盐所在,但也尽够村里人蒸盐取用不决,甚至可以惠及十里八乡。
王家坝这个王姓小坞村,虽然只有四十几户人家几百号人,却从过去的贫困山沟沟,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山村。
村里的青年人也从以前的无人愿嫁,只能入赘其他村寨,变成了现在的各路媒人争相前来提亲,人人愿意入住,甚至亲家举家迁入的著名女婿村。也有些嫁出去的村里姑娘,将王家坝的富裕道路传授了出去,十里八乡的生活都在明显的改善着。
陈老实已经成为村里青年人心目中的信仰,虽然联邦的乡村通常都没有村长之类的村官,而通常都族长、族老、乡老之类的老人,成立长老会共同处理村内的事务。
可是在王家坝,陈老实的年纪自然没有资格成为乡老,却实实在在成为村里的太上皇,无人不听之敬之。而陈老实人呢?还一如三十几年前来到村里是那般,对谁都温和的笑着,半勾着腰好像仆人般的行事。反而更使得乡民们发自内心的爱戴他,自然也不会有人介意他这一点小怪异的夜钓习惯。
第(3/3)页